1、虹吸式排水工作原理
虹吸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我们把一根灌满水的塑料管用手指堵住两端分别放入鱼缸和水杯中,同时放开手指,由于两个液画存在高差h1,此高差部分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水杯,从而使上部塑料管内产生负压,鱼缸内水就会被吸入塑料管,水就会不断的从鱼缸流向水杯。这就是虹吸现象。当鱼缸与水杯液面高差越大时,塑料管内水流速度越大,排水越迅速。
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利用建筑物屋面高度所形成的水头来实现虹吸排水。降雨来临时,屋面逐渐形成积水,由于采用了科学设计的防漩涡雨水斗,当屋面雨水高度达到一定高度,通过控制进入雨水斗的雨水流量和调整流态减少漩涡,从而极大地减少了雨水进入排水系统时所夹带的空气量,使得系统中排水管道呈满流状态,当雨水通过管道变径时,在此处产生负压,加速雨水的排放速度。
2、工作状态
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管内压力和水的流动状态是不断变化的过程。降雨初期,雨量一般较小,悬吊管雨水流态是有自由液面的波浪流。根据雨量大小的不同,部分情况下初期无法形成虹吸作用,是以重力流为主的流态。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管内逐渐呈现脉动流,拔拉流,进而出现满管气泡流和满管汽水混合流,直至出现水的单相流状态。降雨末期,雨水量减少,雨水斗淹没泄流的斗前水位降低到某一特定值(根据不同的雨水斗产品设计而不同),雨水斗逐渐开始有空气掺入,排水管内的虹吸作用被破坏,排水系统又从虹吸流状态转变为重力流状态。在整个降雨过程中,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或减小,悬吊管内的压力和水流状态会出现反复变化的情况。与悬吊管相似,立管内的水流状态也会从附壁流逐渐向气泡流,气水混合流过渡,最终在虹吸作用形成的时候,出现接近单相流的状态。
3、系统组成
3.1雨水斗
一般来说,雨水斗的设计是整个虹吸系统的能否按设计要求工作的关键所在之一,它的稳流性越好,产生虹吸所需的屋面汇水高度越低,总体性能就越优越。
标准型的雨水斗,是由雨水斗底盘、夹圈、空气隔板、格栅外罩盖组成。另外根据需要可提供通用型的绝缘底座,固定件,法兰片,焊接片,防火保护帽,微型加热电圈等配件。雨水斗材质为HDPE、铸铁或不锈钢。其各部分有不同的结构功能。雨水斗置屋面层中,上部盖有进水格栅。降雨过程中,雨水通过格栅盖侧面进入雨水斗,当屋面汇水达到一定高度时,雨水斗内的反涡流装置将阻挡空气从外界进入同时消除涡流状态,使雨水平稳地淹没泄流进入排水管。
3.2系统管道
管道作为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最主要的部分,而管道的变径可以加速雨水的排放和 流量,必须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高效持续的运行。虹吸式系统作为一个特殊的排水系统,正常工作运行时管道内呈负压状态,因此管道的管壁必须具备相当的承压能力,管道接口必须完全的密封防止空气进入管道内出现气团,破坏虹吸作用。同时管道要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并且做到尽可能降低噪声,吸收震动,抗击冲击外力,最大程度满足抗温度变化引起的形变。
目前虹吸式雨水管道系统一般采用镀锌无缝钢管沟槽管件连接、不锈钢管或HDPE管粘接。
北京某工程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就选用镀锌无缝钢管,连接方式为沟槽连接。镀锌无缝钢管作为传统的管道材料能够满足虹吸式雨水系统的承压要求和防火性能。但普通的沟槽连接管件不能满足系统抗负压要求,如下列条件:
因此必须采用专门设计的抗负压的沟槽管件,在正负压不同状态下,通过不同的密封点而保证系统的密封性。同时沟槽管件中管头缝隙还可以消除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管道位移。
4.1雨水斗安装
雨水斗的安装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雨水斗离墙至少1米。
(2)雨水斗之间距离一般不能大于20米。
天沟雨水斗安装:在屋面防水层施工前安装不锈钢底盘放在预留孔的正上方,确保底盘与面板顶面标高保持一致,同时用混凝土封堵尾管与预留洞之间的空隙。在混凝土封堵完成后,土建方开始进行防水施工,但要保证防水层不超过规定界限。防水施工完成后,安装夹圈,防水保护层及找平层做到夹圈的边缘。在屋面工程结束,管路系统安装完毕后安装空气挡板或隔栅防护罩。
4.2管道安装
镀锌无缝钢管采用卡箍连接,按照设计坐标、标高位置,现场实测尺寸进行划线切割、下料,预制管道。管道断口需用钢锉挫掉毛刺进行防腐处理,用专用滚槽机压出槽口,将两段管段对齐用专用卡箍卡紧。按管线坐标位置放线安装固定支吊架将管段水平吊装。严格按图纸施工,特别是变径位置必须在设计位置的±0.20m以内。
4.3检验与试验
在系统管路安装完成后,排水管道按规范要求做灌水试验。系统灌水试验合格后,还需要做排水性能试验。虹吸式排水系统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实验方法:
(1)、单位时间内水容积增减的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屋面)。先将排水系统的立管出口密封并将对应的排水区域分开设立储水区,然后向储水区内持续加水(要求水深小于0.5米,供水量应满足按设计排水量排放一分钟)。打开排水出口5秒钟后,记录30秒内屋面水面的变化量并计算:排水能力(升/秒):水容积变化量30秒。
(2)、管道流量计测量的方法。在排水系统排出干管部分安装流量计,并密封出口,将对应的排水区域分开设立储水区,然后向储水区内持续加水(要求水深小于0.5米,供水量应满足按设计排水量排放一分钟)。打开排水出口5秒钟后,记录30秒内流量计显示的数值并计算平均值为其排水能力。
(3)、采用降雨时实际观测来计算雨水的排水能力的方法。降雨量依据当地气象部门监测数据。
5、技术要点
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系统排水管道均按满流有压状态设计,因为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依靠虹吸作用,所以确保产生并维持虹吸作用的技术要点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必要条件。
5.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水的持续流动性
在保证水流方向的持续流动性是维持虹吸作用的关键。特别是在管道转弯角度相对较大,甚至呈90°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管内流速的突然下降而引起虹吸作用被破坏。因此,当水流有90°的方向改变时,此处弯头的连接方式,必须注意设计一个衔接管段,以保证流速不会突然大幅下降,而是维持上升的状态,从而整个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得以正常运行。当系统中出现90°T型支管时,当横管内水流以较快的速度冲向管壁突然遇到阻碍,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降为零。一方面对于管壁形成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水流撞击管壁后又以一个与初始方向相反的速度,迅速的在管内形成回流,这样,两股方向相反的水流在管内冲撞,很容易形成水塞,阻碍排水管排放,破坏虹吸作用。因此,在施工时可根据管道的空间和环境情况来进行选择相应的解决方式。例如在拐弯或支管汇集处可以采用相对较大的管径起缓冲作用,或在拐弯弯头处采用双45°弯头、支管汇集处采用斜45°三通以避免出现90°变化的衔接管段。
某工程为超高层建筑,为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虹吸式雨水系统管道材质选用镀锌无缝钢管,而无缝管成品管件中没有45°三通,为此为满足系统要求,我们自己精细加工出各种规格的45°三通,压完槽后进行二次镀锌处理,解决了无缝管成品管件中没有45°三通的问题。
5.2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气水混合流的影
当系统管道内形成虹吸作用时,由于可供使用的管道管径不一定恰好是计算所得的管径尺寸,因此管道内部会有很多溶解在水中的小气泡,并不是完全理想化的液体单相流。这些微小气泡在流动过程中会逐渐释放,然而这种气水混合流而非气水两相流的流态,仍可以被看作虹吸作用,是允许存在的状态,并不影响虹吸作用的形成,也不影响系统的排水能力。影响管道内水的流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系统内各部分的负压,负压过大时会导致管内流速过快,发生气蚀现象,对于金属管道产生极大伤害。同时负压过高,系统内小气泡会在负压作用—破裂使管道系统产生剧烈震动,减少系统使用寿命。因此在虹吸式雨水管道计算时要求管道内负压不超过-0.08Mpa(气蚀临界值约为-0.092MPa)。
但是,溶解在水中的气泡并不意味着管道内的气团。如果排水管道内,中间部分是气团,沿壁部分是水流,这样就是传统重力雨水排放系统的管内流态。管道内气团的存在,严重影响虹吸作用时管内满流状态的形成,水流在管内的充满度相当低,大大减小了系统的排水能力。
5.3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一体性和密封性
为保证虹吸排水的产生和持续作用,就要求从雨水斗到管道系统的整套排放系统必须是一体的,各部分紧密相连。如果雨水斗有一个完全敞开的入口,空气就会在水流旋转作用的带动下,从入口出进入整个雨水排放系统,这样就根本无法形成满流的虹吸状态,整个系统也不再是高效的虹吸式排放系统了,实际上已经作为一个传统的重力式排水系统在工作了。但是,重力式排放系统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排放效果,在安装管道时要求悬吊管的最小坡度为2%。而虹吸式系统的悬吊管安装坡度为零,没有重力势能的作用,整个系统无法有效进行排水。因此,只有当雨水口的入口处半敞开时,才能有效阻止空气随时进入系统,当斗前水深满足一定要求时,能够形成水封,完全隔断空气,迅速形成虹吸作用。除了必须保证入口处有效阻止空气进入,还必须保证系统管道中没有空气进入。所以,另一个要求就是系统的完全密封性,要保证管道无渗漏。因为在虹吸作用时,管道内的水流是压力流的状态,一方面管壁承受压力,承插口处同样受压,容易发生渗漏;另一方面,一旦发生渗漏,则管内压力状态改变,影响正常的虹吸作用。